在國土規劃的棋局中,每一次法規的變動都牽動著土地利用的未來。2024年12月31日,立法院三讀通過《國土計畫法》修正案,確定將國土計畫的全面實施時間延後六年至2031年前,這意味著土地所有者和開發商將擁有更長的緩衝期來重新規劃策略。
延後六年,提供更多策略調整空間
這次修法並非毫無限制地延期,而是明確規定最晚於2031年前,需公告國土功能分區圖。雖然延期提供了時間上的緩衝,但政策最終仍將落地,如何在這段期間內精準布局,將成為土地開發與投資的關鍵。
農地政策調整,帶來市場機遇
根據原國土計畫,高達95%以上的農地將受到開發限制,使得農地市場價格承壓。然而,修法確定延期,為農地提供了一個「轉型窗口」。若能在這段時間內將農地變更為工業用地或其他建地,其價值可能大幅提升,甚至有機會出現數倍增長,對投資人而言無疑是一個關鍵機遇。
1. 合法工廠擴廠
對於已有合法工廠的業者而言,購買毗鄰農地進行擴建是一項可行策略。透過農地變更為工業用地,不僅能提升土地價值,且變更稅率僅為公告現值的5%,可謂投入成本低、回報率高。
案例分析:
某家位於臺中精密機械園區的企業,看準未來產業發展趨勢,購入毗鄰農地,並成功變更為工業用地,擴大生產規模,不僅提升產能,土地價值亦隨之上漲。
2. 開發小型工業區對於擁有大面積農地的開發商而言,規劃小型工業區是一個具潛力的方向,適用條件如下:
(A)都市土地:
a.直轄市、省轄市及縣轄市:3公頃以上。
b.其他地區:5公頃以上。
(B)非都市土地(須避開特定農業區):
d.平地:5公頃以上。
e.山坡地:10公頃以上。
例如,在桃園航空城附近,若能取得符合條件的農地,開發為小型工業區並吸引航空相關產業進駐,經濟效益將十分可觀。
3. 開發度假村或旅館(須避開特定農業區)隨著國內旅遊需求增長,開發度假村或旅館成為一項具吸引力的投資選擇。適用條件如下:
⑴平地:1~2公頃(依各縣市規定不同)。
⑵山坡地:5公頃以上。
例如,在宜蘭打造結合在地文化與自然景觀的特色民宿,吸引喜愛慢活體驗的旅客,不僅可提升土地價值,也能創造穩定收益。
4. 小面積農地變更開發即使是小面積農地,也可透過變更用途來提升價值,例如轉為:
①老人安養中心
②資源回收場
③交通用地

結語-把握國土計畫延期帶來的轉型機會,在高齡化社會趨勢下,將農地變更為安養中心,一來能滿足市場需求並帶來穩定回報,而能面對《國土計畫法》延期六年的變革,土地所有者與投資者應積極行動,透過專業規劃與合法變更,將土地價值最大化。專業諮詢與提前布局,將是未來六年內決勝的關鍵。